联招网---话题---大学生出国游学:游还是学?
北京联招教育文化有限公司官网 登录|注册  联招®        本网站升级改造中,改造完成前网页内容不具备法律依据。

话题详情

大学生出国游学:游还是学?

发表人: 美丽丽丽 | 发表时间:31/08/2015 | 分类:留学移民

 2015年08月31日  作者:张春铭 杨文怿 许千慧 傅竹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5暑假特别报道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暑假走出国门短期游学——

出国游学:游还是学?

  费铮豪是浙江大学学生,曾利用暑期参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体验式游学项目。由于该项目面向不同专业学生,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偏向于文化体验。在课程学习外,费铮豪选择去英国各地游玩,切身实地感受文化差异。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像费铮豪这样的大学生选择利用暑期走出国门,到国外短期游学。大学生暑期国外游学,重“游”还是重“学”?有哪些新特点,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暑期出外游学人数增加快

  体验式项目游学是大学生短期交流项目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这类项目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课程安排相对较少,课余时间比较充裕。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国际教育中心教师刘冷馨告诉记者,今年暑假通过校际签约项目出国游学的北师大学生超过600人。同时,各高校及留学中介也开始组织种类繁多的暑期游学项目,并向专业性发展,专业性暑期课程交流和互换学分的暑期学校也成为大学生暑期游学的新宠。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学生罗子萱今年参加了专业性更强的暑期课程交流项目。项目的行程安排主要是上午上课,下午参观访问。虽然同样兼顾游、学,专业对口的暑期交流课程更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安排的课程和参观活动具有更强的专业性。

  中国传媒大学大三学生袁琳则给自己安排去美国加州上暑期学校的挑战。该项目不仅课程的师资力量和学校正常上课的师资类似,而且还有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和当地的学生一起参加。袁琳认为,参加暑期学校对学生的语言水平有很高要求。

  暑期学校是明确以“学”为主要内容的项目。选择这类项目的中国学生大多有明确的留学计划,想借助暑期学校的机会提前对未来的海外学习生活进行全真体验。

  对于大学生暑期出国热,中国传媒大学负责组织该校出国交流项目的许一新认为:暑期游学常态化意味着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理念等,不仅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帮助,对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将游学收获最大化

  面对如此众多的暑期游学项目,学生们该怎么选择、怎样做,才能将游学收获最大化?在游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在申请游学项目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的,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申请适合的项目,以获得最大的收获。”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教师马岚说,今年暑 期,通过学校签约的交流项目出国游学的北大学生超过300名,还有很多学生选择自主申请交流项目。“除了校际签约项目外,我们也会将国外学校的暑期项目发 布到北大的网站上,供学生自行申报。”马岚说,现在,国外高校主办的暑期项目多面向世界范围招生,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直接向对方学校提出申请。

  在申请时,大学生们除了要从自身需求出发,还要做到量力而行。刘冷馨说:“现在的交流项目种类很多,对学生的要求各不相同。学生在选择项目的时候,要从自身能力出发,避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马岚表示:“很多学生在出国之前存在侥幸心理,觉得暑期交流活动时间短,不可能出现人身安全问题,就没有购买人身安全保险。结果,有些没有买保险的学生偏偏在旅行当中出了问题,这给学生本人、家长及双方学校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刘冷馨建议,对待出国游学,要心态平和,不要盲目紧张,也不要掉以轻心,“学生毕竟是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一段时间,在物质上和心理上做足准备,能使自己更快适应国外生活,避免很多麻烦”。

  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经过多年发展,大学生暑期交流项目呈现出一些新趋势。

  各高校从自身情况出发,积极探索短期对外交流项目的新模式。北师大大力发展针对学生干部的交流项目,提升他们的领导力与沟通能力。“一方面,我 们希望学生干部能通过国际交流活动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借助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带领更多同学参与到国际交流项目中 来。”刘冷馨说。

  暑期实验室是最近兴起的一种颇受北大学子欢迎的项目。这类项目主要面向理科学生,让他们利用暑假去国外顶尖实验室,与科研人员一同工作,参与世 界级的科研项目。马岚建议,在发展国际交流项目时,各高校要从自身定位和发展规划出发,抓住学校学生的特点,发展适合本校的国际交流项目。

  除了短期交流项目的类型逐渐丰富外,高校对于发展短期交流项目的态度也逐渐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马岚透露,现在北京大学每年短期交流项目的数 量呈现基本持平或小幅增长的趋势。为了保证学校项目的质量,北京大学每年都会对校际合作项目进行筛选和审核。淘汰掉教学质量差,报名人数少的项目,开发高 质量的新项目。每次有新的交流项目,北大都会派带队老师跟学生们一起参加。

  这一变化体现出高校对于发展对外合作项目的态度更加理智。在经历过快速的数量增长后,高校意识到,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的优质项目,才能使学校和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记者 张春铭 见习记者 杨文怿 实习生 许千慧 傅竹风)

  《中国教育报》2015年8月31日第3版





留学咨询分享

欢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留学的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