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一项基于中小学教师公正的调查研究显示——
80%的学生认为老师处事公正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公正品格形成的引领者,其作用贯穿于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如果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不能感受应 有的公正存在,那么学生将很难建立起公正的信念,最终会不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因此,教师公正不仅是教师重要的职业道德,也是实现教育公正的关键内容,对 社会公正有重要影响。
【调查概况】
教师公正的理论研究早已明确教师公正体现在教师对自己的公正、教师对同侪的公正、教师对学生的公正、教师对家长及社会其他成员的公正,这其中, 教师对学生的公正是教师公正的核心,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而教师对自己、对同侪的公正是教师对学生公正的基础,一个能对自己、对 同事公正的教师,才能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基于此,本研究对教师、学生、家长三个不同群体开展系统调查,对教师的调查中,主要开展教师对学生、对自己、对同侪、对学生家长等的公正表现,在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中,主要开展对教师公正的认知和评价等。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结构访谈,选择调查北京、重庆、长春、兰州、南京、枣庄、绍兴、腾冲、牡丹江等9个城市的中小学,共发放问卷 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09份,其中发放教师问卷18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19份(其中班主任683份),发放学生、家长问卷各600份,回收 有效问卷各545份。同时,对30名学生进行了结构访谈。在数据分析中,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近80%的学生和近70%的学生家长认为公正是教师最应具备的职业品格
调查发现,在对教师最应该具备的职业品格调查中,78.3%的学生认为公正是教师最应具备的职业品格,其他依次为教育技能6.7%、积极乐观的 态度5.9%、无私奉献的品格5.7%、渊博的知识3.0%、其他为0.4%;68.2%的学生家长认为公正是教师最应具备的职业品格,其他依次为教育技 能16.5%、无私奉献的品格8.1%、积极乐观的态度4.6%、渊博的知识2.2%、其他为0.4%。
2.绝大部分教师能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80%以上教师能关心并尊重每一位学生。调查发现,81.2%的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仔细聆听学生的需求并给以关怀和帮 助,82.3%的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座位时既考虑学生身高又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意愿。与此同时,92.2%的学生认为即使犯了错误也不会受到教师的歧 视,86.4%的学生认为犯错后教师给予改正的机会,90.8%的学生认为老师能公正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
——小学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生、身体残疾学生的公正度均值最高。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学段教师在公正对待不同成绩学生、不同 家庭经济状况学生、身体残疾学生方面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1)。其中,小学教师与初中、高中教师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不 存在差异,小学教师均值高于初中教师、高中教师。这表明,小学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生和身体残疾学生更为公正。
——乡村教师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生、身体残疾学生的公正度均值最高。方差分析表明,城乡教师在公正对待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生上存在非常显著差 异(p<0.001)。其中,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存在非常显著差异,乡村教师与县镇教师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教师与县镇教师不存在差异,乡村教师公正 度均值最高。在公正对待身体残疾学生方面,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县镇教师存在差异(p<0.05),城市教师与县镇教师不存在差异,乡村教师公正度 均值最高。
——任教班额越小的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生公正度均值越高。方差分析表明,任教不同班额教师在公正对待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经 济状况较差学生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任教35人班额教师与任教35—55人班额教师存在显著差异(p<0.01),任教 35人以下班额的教师公正度均值最高。这表明,任教小班额教师更能公正对待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生。
——36—50岁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生、身体残疾学生公正度均值较高。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段教师在公正对待学习困难学 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生、身体残疾学生方面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1)。其中,36—50岁教师在对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 生、身体残疾学生与35岁以下教师和51岁以上教师存在显著差异,36—50岁教师在对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生、身体残疾学生的公正度均值最 高。
3.教师对学生的公正程度与教师自我价值认同、教师对同侪的公正程度密切相关
——教师自我认同价值越高,越能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在教师自我认同的四个维度中,均与公正对待学生呈显著正相关 (p<0.001)。调查数据显示,90.2%的教师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人,93.2%的教师认为自己有很多优点,94.3%的教师认为自己做事和 大多数人一样好,96%的教师愿意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表明,90%以上教师充满正能量,自我价值认同度高,有力地推动了教师公正的实现。
——教师对同侪越公正,越能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在教师对同侪公正的五个维度中,均与对待学生公正呈显著正相关 (p<0.001)。调查数据显示,96.5%的教师在工作中服从校领导的安排,97%的教师在工作中能体谅并尊重校领导,97.6%的教师在工作 中能客观评价其他教师取得的成绩,96%的教师能客观评价自己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差距,96.7%的教师在其他教师需要配合工作时能及时提供配合。
【政策建议】
1.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
教师对自身待遇和地位的追求是教师对自身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付出与所得相一致是对教师公正的重要体现。调查数据显示,80.6%的教师认为自 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83.7%的教师认为教师待遇的提高明显低于物价水平的上涨,91.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收入明显低于同学或好友。但是,即使在 教师明显不认同自身待遇的这一背景下,调查数据却显示,教师待遇高低与教师对学生公正程度没有相关性,这意味着,教师并没有因为待遇低而对学生不公正。基 于此,只有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才能让默默付出的教师实现对自己的公正。
2.提升教师自身职业认同,让热爱成为教师职业选择的根本
加强教师对自身职业认同更能让教师实现对自己的公正。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教师并不认同教师职业,50.1%的教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教师、 52.8%的教师不愿意再次选择从事教师职业,67.5%的教师不愿意推荐自己的子女从事教师职业。在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中,排名前三位的是稳定、有寒暑 假、谋生的手段,而选择热爱或喜欢的教师比例非常低。教师对自身职业认同度低不利于教师实现对自己的公正。因此,这不仅仅需要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也要建 立良好的人文环境,一方面重拾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另一方面给予教师精神荣誉和物质奖励,让热爱教育事业成为教师职业选择的根本,从而实现对教师的公正。
3.缩小班额,让教师更好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公正
方差分析发现,班额越小,教师对学生的公正度均值越高。国家规定,小学班额不高于45人,初中班额不高于50人,普通高中班额不高于50人。但 调查数据也显示,任教35人以下班额的教师仅占9.1%,任教35—45人班额的教师占29.1%,任教46—55人以上班额的教师占38.0%,任教 56—65人班额的教师占11.7%,任教66人以上超大班额的教师占12.2%。这表明,超过90%的教师授课于35人以上班额,超过50%的教师在不 符合国家规定的班额中授课,尽管他们试图竭尽全力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但由于受到条件限制,其公正度受到影响。因此,各地应严格控制班额,在符合国家标 准的同时,因地制宜缩小班额,让教师更好地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公正。
4.教师应提高人生修养和教育技能素养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使命感,这就决定了教师应有无私奉献的情怀,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品质,成为一个公正的人,以此实现教育公正。所以教师应不断提升道德和心性修养。
教师公正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自身认识上坚持公正准则,而且也应在教育实践中切实落实。所以,教师公正的实现,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育技能上的素 养。调查数据也证实,那些36岁以上,且具备较为丰富教学经验和技能的教师在对学生公正度均值上明显高于年轻教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教学管 理素养,以此更好地实现教育公正。
(高慧斌,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该文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4年度公益金项目“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公正调查研究”(XDY120140109)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9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