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招网---话题---拼娃现象的背后揭示了什么?
北京联招教育文化有限公司官网 登录|注册  联招®        本网站升级改造中,改造完成前网页内容不具备法律依据。

话题详情

拼娃现象的背后揭示了什么?

发表人: 美丽丽丽 | 发表时间:28/03/2016 | 分类:学前与中小学

近日,一篇题为《北京的无奈:海淀区拼娃是怎么拼的》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疯传,并引起热烈讨论。这篇文章是一名家长讲述自己7岁儿子的学习经历, “我的儿子每周有三个教育机构的五次奥数课,还有三个教育机构的三次语文课……”,而且此种选择“是孩子自愿的”。到底是孩子自愿还是家长意愿?该如 何看待这种“拼娃”现象?本期刊发两篇文章。

“孩子要学”其实只是家长焦虑

名校并不代表成功,高分也并不意味着幸福和快乐。太多的事实已经证明,把“全部身家”都压在孩子身上的家长,结果总是败得很惨。

看了这篇文章,笔者首先感觉到的是,这位7岁的儿童真可怜。可怜之后,笔者的另一种感觉是气愤,这位被网友冠以“海淀拼娃爹”称号的父亲简直比 “虎妈”“狼爸”还狠心,尤其是他那“独到的借口”——上这么多培训课,是孩子自己要求的。不知道这位父亲是真傻还是装糊涂:不想自己的孩子那么累,为什 么让孩子转学?害怕孩子身体吃不消,为什么带着孩子去培训机构做各种“能力测试”?这一荒唐的理由背后不过是为自己的教育观找借口而已。

这一文章乍看起来是孩子主动要学背后家长的无奈,但将文章看完,通篇文章仍不过是在重复着高分、名校、升学率这几个词汇而已。这位家长称赞的 “素质教育”——培训机构老师水平高、教学方式好,孩子真爱学等,不过是用名师、洋培训机构装潢过的应试教育而已。这位父亲也和很多普通家长一样患上了教 育焦虑症,不断给孩子疯狂加压,看似值得骄傲,其实很可悲。

科学实践已经证明,过重的课业负担违背孩子的天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国家层面提出素质教育,教育部门也发文要求给中小学减负,对全国各地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监测排名,并把各地减负工作开展情况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等挂钩。

近些年来,主流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推崇“以人为本,尊重孩子”,但仍然有很多家长首鼠两端,尽管明白减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潜意识里仍期待孩子 考高分,读名校。实际上,人们都明白,在如今这个多元社会里,每个人只要能脚踏实地工作,在各行各业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获得自身的幸福。而做父母的, 不应该把家族的压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但悲哀的是,很多父母除了应试教育外,根本就不具备健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定力,最终被 社会风气所裹挟。

我们常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就要求每位父母都能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毕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那样的兴趣和能力去疯狂地报班学 习,最终考上名校。虽说是知识改变命运,但知识并不等于学历,而是指通识教育。只要孩子能够通过接受一定的教育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动力,那么他就已经是成功 的了。名校并不代表成功,高分也并不意味着幸福和快乐。太多的事实已经证明,把“全部身家”都压在孩子身上的家长,结果总是败得很惨。

尤其值得商榷的是,这位家长将畸形的培训经济当作超常教育,自认为巨额培训费堆起来的高分考生会成为“未来的大师”,把家庭的财富等同于改变命 运的通道,认定金钱可以解决教育的一切问题。他没看到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塑造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从来不是一个金钱工程。(作者:刘义杰,系媒体评 论员)

  需求焦虑要从供给侧呼应

家长们当然愿意按照素质教育的路径,让孩子诗意成长,不过在“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体系和人才选拔标准下,家长和孩子已然被深度绑架,做着言不由衷的行为选择。

拼娃之所以得到强烈的关注,并成为一个公共话题,应有两个原因,一是此种做法具有普遍性,因而极易引发群体性的共鸣;二是由此引发了对现行教育 的深刻反思,并对其合理性、科学性再次进行探讨,加剧了公众的内心焦虑。因为严格从教育本意来说,家长们当然愿意按照素质教育的路径,让孩子诗意成长,不 过在“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体系和人才选拔标准下,家长和孩子已然被深度绑架,做着言不由衷的行为选择。

家长给孩子疯狂报班的行为当然值得商榷,但我们应该看到,不少家长之所以做出如此选择,不是不爱孩子,也不是故意给孩子施压,而是更多地由现在 激烈的入学、考试和就业竞争所致。从这个角度来说,家长们既无奈又迫不得已,内心充满着矛盾与纠结。给孩子疯狂报班、疯狂拼娃的行为,有很多社会因素在里 面。现行教育依然有着应试倾向。在“分数至上”的模式下,灌输式教育依然是屡试不爽的法宝,孩子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既有的路径上,比别人做得更极致。

从内心来说,家长们当然知道这种方式的危害性,尤其是对孩子天性的抹杀、对自由的约束、对创新的禁锢,可谓“一生的影响”。不过在现实面前,他 们必须遵守现有的一切行为规范,等待改革或自行改革的代价太高,已成个体难以承受之重。有可能自己的孩子还没收获素质教育的成果,就先被淘汰出局。然而, 很多人对家长的做法往往谴责大于理解,认为他们过于功利而世俗,没有理想化的教育情怀。

不过很显然,这样的指责也有失偏颇。因为家长们心中的纠结,其实每个人都有深切的体会,尽管从意愿上看,他们并不愿意采取这种极端化的方式,但 如果不这么做就可能让孩子掉队。这就不难理解家长们对“丛林法则”的尊重,尽管十分的残酷却暂时无法逃离。“适者生存”固然让人不忍,却是对主流环境的契 合,以致于为了说服自己,才编了一个“孩子自愿”的理由。

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无法做到一蹴而就,改革的代价也无法由个体来承担。因为在大环境没有改善的情况下,依托于个体的努力并不现实。如 果说“拼娃”的选择是基于现实需求的满足,那么就必须有供给侧维度的改革,通过供给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带动需求的改变。否则,只有需求侧的指责而无供给侧 的呼应,那么“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拼娃”,就会导致言行的颠倒与反置。故而从长远来看,只有教育发展更加均衡了,社会发展更加多元了,成功的标准不再单 一,这类现象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作者:堂吉伟德,系公司职员)

《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25日第2版





中小学教育

记录中小学的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