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目前全球基于IPv4(约四十三亿个)的IP地址已基本分配殆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期发布的《2017 IPv6地址资源分配及应用情况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国IPv6地址分配总数在全球排名居于第二位,但目前国内IPv6的实际应用程度较低。
众所周知,作为互联网中的“统一语言”,IPv4和IPv6标准协议也是该体系结构的重要内容。其中,IPv6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用于代替IPv4的下一代互联网IP协议,是扩展版的“统一语言”。2017年底,我国发布的《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到,将推动建设IPv6商用网络。
据《2017 IPv6支持度报告》显示,当前支持IPv6的网站正在不断增加,包括谷歌、Facebook、雅虎、微软Bing等网站已提供永久IPv6访问服务。全球IPv6测试中心监测数据也表明,Alexa全球排名前50的网站IPv6支持率为42%,谷歌、维基百科、雅虎等网站都可以通过IPv6稳定访问。相比之下,我国网站大部分都没有接入IPv6,排名前50的网站里仅1家有稳定的IPv6访问地址。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表示,按照《计划》,到2018年末,市场驱动的良性发展环境基本形成,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将达到2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不低于20%。这意味着继印度和美国后,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三个IPv6用户数过亿的国家。2020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5亿,2025年末中国IPv6规模要达到世界第一。
截至2016年10月底,亚太、欧洲、拉美、北美等地区IPv4地址池已完全耗尽。根据CNNIC的最新数据,我国7.51亿互联网用户仅有3.38亿IPv4地址,人均0.45个IP地址。IPv6设计了2128个地址,这意味着地址数多于地球上的沙粒数,解决了地址稀缺问题。
按照《计划》,今年将升级改造现有网络安全保障系统,提升对IPv6地址和网络环境的支持能力。严格落实IPv6网络地址编码规划方案,加强IPv6地址备案管理,协同推进IPv6部署与网络实名制,落实技术接口要求,增强IPv6地址精准定位、侦查打击和快速处置能力。开展针对IPv6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个人信息保护、风险评估、通报预警、灾难备份及恢复等工作。特别是今年还将开展IPv6环境下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网络安全技术、管理及机制研究工作。
当然,增加的不仅是网址还有机遇。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8000多个互联网标准里,中国人主导制定的标准已从2005年的1个增加到近100个。但作为互联网应用大国,我国还远远不是互联网强国,还没有完全掌握核心技术,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没有制定规则的实力。
在吴建平看来,IPv6是一个几乎可以承载所有应用的平台,向下可使用各种通信系统,向上能给大家提供各式网络服务。目前的挑战和机遇首先来自技术层面。IPv6新的帧结构预留了一些可增加功能的字节,会有新的技术空间。在新空间下,我国跟发达国家差不多同时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