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英文General Education,被美国学生亲切的简称为GE。
“哎,你的GE修几门了?”是美国大学里学生之间打招呼、寒暄的常用语,普及度不亚于中国人之间的“你吃了吗?”
随着近年海外教育热潮兴起,以美国部分精英大学和文理学院为代表所推崇的通识教育理念逐渐为国人了解。国内一批知名高校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通识教育计划,如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元培学院、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住宿书院、浙江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竺可桢学院等。
今天并不是要跟大家分享那些文献里所描述的通识教育,或者探讨通识教育的必要性。而是作为一名在美国接受了全套大学本科教育的学生,对“通识教育”那些又爱又恨的故事与感悟。
恨一:为啥要做专业以外的功课?
对于通识教育,学生们最恨的一点就是它占据了太多本就忙碌的学习和生活时间。
大一新生入学,无论你未来想学什么专业,都会领到一份学院的通识教育要求表,上面密密麻麻的罗列了几百门课。当然,好消息是你不用修完上面所有的课,而是需要在每一大类里挑选几门,满足相应的学分。
通识教育里可选的门类一般分为:自然科学与实验,社会与行为科学,人文与艺术,语言,数理逻辑推理,essay写作与批判性思维。
学生必须要在每个门类里挑选1-2门课,注意,是每个!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去学习一些你可能不擅长的科目。
在中国,我们高二的时候就文理分科了,但是到了美国的大学你就必须拾起那些你已经放弃了的理科或者文科。比如我曾亲眼目睹一位学生物工程专业的学长,在哲学课上苦苦挣扎了两学期,还有一位学传媒专业的学姐,她的基础物理重修了两次。
所以,很多时候,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虽然它不是我们的专业,但其重要程度完全不逊于专业课。如果学生不能完成通识教育课程,即使你专业课全A,也是无法拿到毕业证的。
恨二:有些GE,实在太难了!
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兴趣爱好,但通识教育就是要逼迫学生们走出自己认为的“擅长”和“兴趣”,去开发对新领域的认识和潜力。
但通识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来说,吊诡的地方就在于很多时候我们选的课既不是我们擅长的,也不是我们喜欢的。所以,不喜欢+不擅长=大概率拿不到好成绩。
我所在的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比较特殊,它对本科教育采取了学院制。整个本科生群体被分为6个学院,每个学院都用一位美国的伟人名字命名。例如我所在的Eleanor Roosevelt College(UCSD ERC的小伙伴快抱紧我!),是以美国第一夫人,罗斯福总统的妻子命名,以纪念她在美国教育、社会、种族、经济等领域做出的积极努力。
之所以要这样划分学院,是因为不同的学院代表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学院有权力在原本要求的通识教育大纲上,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理念增加自己特有的GE课程。例如Eleanor Roosevelt College的理念是培养国际化素养的人才,所以学院集结不同科系的教授,制作了一个系列课程作为学院的通识教育必修课,并命名为“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简称MMW,学院学生要连续上5学期的MMW,考试通过后才能毕业。
MMW之所以让学生“恨”,是因为它融合了政治、宗教、历史、哲学、文学等各种学科,阅读材料里经常有大量的古英语和其他国家语言的词汇,学习时的绝望程度就好比一个老外在中国学文言文。
而且课程并没有总结好的,含有“概念、事件、影响”这些内容的课本,阅读材料全部是原文文献,例如学习公元前的古巴比伦时代,就要求去读整本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学习基督教,就要求去读《圣经》。作为一个中国学生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学到中国的思想家时,去读英文版的《论语》和《道德经》。
至于成绩嘛……哎,只要能通过,不用重修就烧高香了,毕竟成绩哪有命重要。
控诉完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恨”,接下来谈谈对它的爱。
爱一:跨学科、跨专业的革命友情
通识教育课程最大的好处就是它给了学生们一个打破年级、专业的限制,一起学习的机会。由于美国的大学是没有“班级”这个概念的,学生们需要自己安排课表,自己去选课,报课。所以即使大四学生和大二学生一起上通识教育课也完全不奇怪,历史专业学生与数学专业学生一起上课也完全有可能。
简单来说,通识教育不强调专业本身,而是着重培养人在思维,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有所进步。通识课的课堂也是结识其他专业、其他年级学生的好机会。
记得在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一位著名的教MMW的教授上台致辞,台下所有学生,无论所学的专业是什么,都起立欢呼鼓掌,因为台下的毕业生几乎每个人都至少上过一学期他的课,场面一度有点感人。
爱二:发掘新的爱好和潜能
通识教育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不会过早的强迫大学生定型。美国大学在录取新生的时候通常不按照专业录取,所以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都是不确定专业的,大家可以从上通识教育课程开始逐步认识自己的兴趣再选择专业。也有的学生在修通识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除了本专业外的兴趣,最后修了双专业。
除了像MMW那种变态的、需要占用大量时间的高难度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也有许多既轻松又能陶冶情操的课程选择。
我在大学里修通识教育课的时候选择了一门音乐鉴赏,在课上听了好多交响乐,课下教授也要求学生去听小型的音乐会。听着听着觉得有些交响乐还真的是好听,尤其是在了解了作曲家和他的创作背景后,逐渐开始欣赏没有歌词的音乐,感受音乐里的不同情绪,而非像过去只会听流行音乐。
还有电影课,每周教授会和学生一起观看一部电影,然后带着学生分析拍摄手法、叙事手法、光影的运用等等。从古老的无声电影到奥斯卡获奖影片,对电影的鉴赏也训练了我们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尤其是现在人们对一个电影的评价总会出现一边倒的大肆赞美或者口诛笔伐,通识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了鉴赏的能力与判断的能力。
在我看来,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爱”与“恨”都源自于这套系统本身具备的不确定性与自由度:由于课可以自己选,选到难的课程就需要占用自己大量的时间,还会拉平均分;选到水的课,学习就会成为一种只流于表面的形式。
我自认为是通识教育的受益者,这得益于我的大学提供的优质资源与博学、负责的老师,即便是前面提到的相对轻松的音乐鉴赏课与电影课,教授对每次考试与论文的标准也从未降低。以及曾经被虐到怀疑人生的MMW,现在回忆起当时和同学一起奋战备考的日子,也只剩满满的感动与感慨。毕竟能全身心投入学习,高效吸收知识的时光真的只有那几年。
作为学生,我们在学习时很难感受到所谓的“认知差距”、“知识素养”、“批判性思维”等高大上的词汇,学生更多的是在关注“花费的功夫”与“成绩”的投入产出比。但起码通识教育让我们对知识产生了敬畏,因为我们会知道任何一个专业都是不容易学的。
所以,通识教育是让你成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基础,剩下的就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