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三成以上工作与专业不对口
高考志愿填报在即,选择何种专业才能为将来就业未雨绸缪?6月12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称报告)显示,三成以上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职业期待不符”“迫于就业压力”是毕业生选择不对口工作的主因。
调查显示,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6%,与2015届的调查数据持平。其中,2016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0%,略高于整体平均水平,尽管如此,仍然有三成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从具体的专业来看,2016届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前十个专业是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预防医学、小学教育和药学,除小学教育之外都属于医学类专业,口腔医学、麻醉学和医学影像学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到了99%。
报告显示,医学类专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高,应用物理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与相关度较高的专业集中于医学类专业相比,相关度低的专业并不集中,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十个专业是应用物理学、社会工作、材料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俄语、园艺、政治学与行政学、冶金工程、旅游管理和金属材料工程。应用物理学的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仅为33%,紧随其后的是社会工作、材料物理以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皆为42%。
报告显示,2016届本科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期待不符”和“迫于就业压力”。由具体数据来看,“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而选择不相关专业工作的本科毕业生有34%,其次是“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的本科毕业生,比例为23%。还有一成左右的本科毕业生因“达不到专业相关工作的要求”而放弃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调查结果提醒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需注意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未来的职业方向,评估专业的职业风险。同时,在校期间应加强专业学习以达到从业能力要求,提高就业质量。
报告以2016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收回全国总样本约28.9万份,覆盖了1313个专业,其中本科生样本约14.7万,本科专业为669个。